W04/ 赤柱‧市政大樓/ 美利樓/ 海事博物館


站01*赤柱市政大樓
【明報專訊】芬蘭著名城市規劃和建築師伊利爾(Eliel Saarinen)名言﹕「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城市的人追求的是什麼?」環境保護、環境綠化、寧靜空間,都是我們當今需要和追求的東西,赤柱市政大廈把以上元素實現出來,建築師更透過不同的設計把人與人、人與大自然和人與社區的距離拉近,將綠色世界帶進室內。難怪赤柱市政大廈獲香港建築師學會的「全年建築大獎」時,被評審形容為「完美無瑕」的建築。

坐落於赤柱市場道的赤柱市政大廈,外觀看來簡約而摩登,樓高4層,佔地2800平方米,曾獲2006香港建築師學會的「全年建築大獎」,更獲評審形容為「完美無瑕」。

市政大廈為公眾提供多用途康樂場地,內有社區會堂、展覽廳、圖書館、體育館、舞蹈室、乒乓球室、多用途室及兒童遊戲室等等。

完美大廈講人性
在內走一圈,你會發現建築師設計用心,重人性化和綠化空間,把人與人、人與大自然和人與社區的距離拉近。負責設計的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溫灼均(Thomas)表示﹕「我並不想把赤柱市政大廈設計得像一個盒子,人們困在盒子裏活動,令人有侷促感,所以每一個設計都要仔細考慮,希望能給人一種空間無限的感覺,在室內也像在室外一樣。」最與別不同的是,赤柱市政大廈處處流露不一樣的「景觀」,內裏常看到一些像「相框」的設計,其實是建築師故意營造的picture frame,將自然景觀「裱起」來,遊人透過「相框」看到一棵樹、一些人、一片藍天,就像在看一道風景。

保留樹木 拉近自然
「建築設計是很重要,現在成功的建築,首要是能改善人們的生活質素。設計上,我們並非追求豪華設計,而是講求簡約,但要做到簡約而不乏味,比鋪砌雲石的堂皇裝飾更難。」Thomas說。

興建赤柱市政大廈時,Thomas表示要符合5項要素﹕
‧盡量減少影響環境‧建築要與四周環境融合‧將社區文化呈現出來
‧建築物能真正為社區服務‧環境設計能使人心境寧靜

為了尊重大自然,赤柱市政大廈興建時特意保留了原來的3棵樹,甚至因遷就大樹位置而將建築物後移興建,用意是希望將綠色帶進室內,而室內也有來自大自然的真實樹木。在環境許可的情況下,在樹的周邊設施上加設玻璃窗,讓人透過窗戶看到樹木。這就是Thomas所說的把人與自然距離拉近的一種演繹。

節能減排 善用廢氣
稱得上環保建築,除了環境的綠化,節能減排也很重要,工程與建築設計需互相配合。建築署工程策劃經理梅雪欣表示﹕「空調系統、照明、電力及升降機裝置,也遵守能源效益守則,以節省資源。例如我們會在室內地方設感光器,當檢測到日光時照明系統會自動關閉;裝有二氧化碳感應器來控制鮮風供應量;空調系統排出的廢氣透過熱泵裝置,會轉為熱能用來製造熱水,以減少熱能消耗等等。」

赤柱是個充滿鄉土情懷的地方,為了與社區環境融合,市政大廈採用原木版模的清水石屎牆壁和磚牆,希望帶出一種古樸的味道,建築材料也是用沒經任何修飾的清水石屎,為求將最自然一面呈現出來。

社區會堂 全景拍攝影像 引人入勝
社區會堂設在街道旁,會堂門口前的展覽場全採用玻璃幕牆,讓室內外的市民能看到對方。建築師溫灼均(Thomas)說﹕「人們在裏面看出來就像一個panoramic shot(全景拍攝影像),看到街外人的生活,街外人又會好奇,想知道裏面正在發生什麼事。透過這樣的設計,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中央庭院 和諧空間夜耀眼
中央庭院是赤柱市政大廈的重點所在,營造人和社區之間和諧的佈局,在一個大空間裏,透過建築設計拉近人與人,以及人與社區的距離,例如人們站在中央庭院的走廊能看到巴士站,走廊旁亦設有給人聊天的空間。
大廈仿照中國四合院興建,中央庭院設在大廈的中心位置,不同的康樂場館及設施圍繞庭院興建,有如一個「回」字,設計也猶如一個通風井,達至對流通風的效果。

庭院中心設有一幅9米乘6米的強化玻璃地台,日間可將天然光帶入下層的社區會堂;夜間,社區會堂的燈光反過來照亮庭院,像一個發光的舞台,是香港前所未見的環保設計。

圖書館 弧形玻璃 夜光地標
圖書館的弧形玻璃牆,日間可讓天然光進入,減少照明耗電量,晚間則變了一個透光的裝飾,由於外形獨特,成了矚目的地標。至於圖書館內,在看得到大樹或綠色風景的地方設有玻璃窗,遊人可在看書之餘欣賞窗外的綠色景致。

天台花園 鬧市綠洲 忙中靜思
在天台花園,看到遠方的街景像一幅全景相片的景致,上有藍天白雲,下有綠意盎然的大樹。Thomas解釋﹕「近街外的牆,刻意起高一呎,目的是阻擋巴士站的繁忙景象,人們在這裏看到廣闊的天空和翠綠的大樹,猶如一幅畫。」

天台花園有一幅種滿植物的綠色牆,用來阻擋陽光,後方有街外的樹木作背景,在繁忙的城市空間中,營造了一個小小鬧市綠洲,「天台花園是希望給市民帶來一個很舒適和能夠靜思的地方。」Thomas解釋。

(圖/文摘自- http://ol.mingpao.com/cfm/Archive1.cfm?File=20091127/prd01b/wta1.txt)

建築署高級建築師溫灼均- 介紹赤柱市政大廈設計
http://video3.mingpao.com/green/043.html



吳雨霏 - 長不大

搜索"赤柱市政大樓"有關資料下, 亦找到(上面)以赤柱市政大樓為背景的MV

站02*美利樓 (Murray House)
是香港一座具有維多利亞時期色彩的建築物,原址位於香港島北岸的中環,但現時已整座遷至香港島東南部的赤柱。現時主要用於餐飲及零售。

現今的美利樓,原址為中環的中銀大廈,1843年為了早期英國的駐軍而開始興建的,至1846年建成,先後作為軍官宿舍、軍官俱樂部和政府辦事處。二戰期間一度成為日軍羈留和處決囚犯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利樓曾被多個港英政府部門作為辦公室。1975年至1982年期間,美利樓成為了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總部。

1960年至1970年代,美利樓頻頻傳出鬧鬼之事,港英政府期間不單請了牧师和神父在大樓內驅鬼,又使用佛教超渡儀式來把怨氣淨化,希望能安撫人心。由於政府需動用公餉做法事,因此存有相關的檔案紀錄。

因為中環美利樓屬早期的殖民地建築,1978年被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及後美利樓的結構出現問題,加上原址對土地需求殷切,政府宣布拆卸,並拍賣土地。後來因為受到反對,為保存美利樓,便將其分柝成三千部分,逐一編碼,以便重建。

1982年美利樓原址土地的拍賣,由中國銀行以一億元投得,成為當時最昂貴的土地。當年亦是中英兩國開始香港前途談判的一年。因為重建地點未定,美利樓的組件便存放在大潭水塘附的政府倉庫達十五年,期間等待政府部門為其安排歸宿。1988年房屋署決定重建赤柱馬坑村,也一併將美利樓重建歸為一部分。2000年赤柱美利樓重建完成,成為赤柱廣場組群的一部分,並毗鄰一直存在的天后廟。

雖然馬坑重建項目(包括美利樓)耗費三億多港元,但重建後的美利樓,不再被評定為法定的歷史建築。赤柱美利樓的部分建築與中環美利樓的建築有相當的差異。例如原來用作通風的烟卥在拆卸時遺失了,便挪用也具百多年歷史的高街精神病院的八條烟卥。重建後的柱廊上的圓拱天花是後加的。赤柱美利樓外的旗桿原屬二戰前的天馬艦海軍基地;

旁邊的「同昌大押」石柱是來自上海街重建項目,包括俗稱「雀仔街」的部分康樂街,位於現今的上海街與亞皆老街交界。 重建後的美利樓不再是軍營和政府部門,搖身變成博物館、旅遊景點(赤柱地標)與食肆的綜合體,呈現了主流的香港歷史記憶。
(摘自文化研究@嶺南第四期 - http://www.ln.edu.hk/mcsln/4th_issue/criticism_03.html內有其他更詳細資料)


打字機自動移進抽屜
美利樓於一八四四年落成,原是英軍軍官的宿舍。二次大戰期間曾被日軍用作「日本憲兵部辦事處」,設有囚室及刑場審問抗日分子,傳聞被拷打致死的有數千人。光復後,先由英軍接管,在六十年代,當美利樓交還香港政府後,輾轉由差餉物業估價署接手遷入。

可是文官的殺氣不及武官大,當該處用作差餉物業估價署後不久,便傳出連篇鬼話。據說在夜間,辦公室內的檔案會被移動;有職員繪影繪聲地說見到放在上的打字機會自動移進抽屜內;更有外籍高官在走廊上撞正無頭鬼,令員工人心惶惶,有些嚇得不敢上班,更有些要求調職。

而美利樓對開之馬路,亦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在擾攘多年及經傳媒大肆報道後,政府分別聘請了高僧、道士、牧師和神父在大樓內進行驅鬼儀式,情況才略為好轉。後來在一九八二年美利樓拆卸前,港府再次請來永惺法師做法事超度亡魂,吸引傳媒爭相報道事件。
(摘自- 網上流傳)

站03*卜公碼頭
"卜公碼頭" 和 "卜公花園",都是以一個名叫"卜公"的人來命名。卜公是香港第十二任總督卜力(Henry Arthur Blake),他在任期間曾協助英政府接管新界,是一位與香港歷史有關的名人。

卜力出身英國行政官員,曾被封為爵士,在他到港任職前五個月,清廷被迫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新界租借予英國九十九年。因此,卜力到港後的首要工作就是協助英國接收新界。正式接管前,卜力先派輔政司駱克(S. Lockhart)到新界了解情況和勘察地形(今日灣仔的"駱克道"就是以駱克命名)。一八九九年四月,卜力派總警司梅含理抵大埔搭設警棚,遭到新界居民頑強抵抗;其後,增援的英軍與新界鄉民先戰於大埔,再戰於林村,最後攻陷了吉慶圍,新界自此落入英人之手。

除此以外,卜力在任期間還主持了中環最高法院的奠基禮,這座建築宏偉的法院現已改作立法會大樓,大家還可以在那裡找到一九○三年卜力奠立的基石。值得一提的是,一位法國神父於一八八○年在薄扶林發現了一棵羊蹄甲屬的植物,也即如今港人熟知的洋紫荊。植物學家在一九○八年把它鑑定為本港的植物新品種,並以前港督卜力的姓氏命名為"Bauhinia blakeana"。

一九○三年,卜力任滿離港,前往錫蘭擔任總督,港府為了紀念他,把上環太平山街的花園和中環的碼頭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為了今天的卜公花園卜公碼頭
(摘自-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07/05/31/HY-744364.htm)

卜公碼頭重生簡史

從海事碼頭到畢打碼頭

落在離海事總監辨事處不遠之海旁的海事碼頭於1845年重建,1849年擴建,1852年維修,繼續使用。 當時的海事總監是海軍上尉畢打 (Lieutenant William Pedder) ,他死後,海事碼頭以他的名字命名,改稱畢打碼頭 (Pedder’s Wharf)。 政府於1861年1月重建畢打碼頭,1862年落成。曾經踏足碼頭的貴賓有英國亞菲皇子(Prince Alfred)、港督堅尼地、軒尼斯、及德輔。政府雖於1883年維修畢打碼頭,但仍於1886年再動用公帑,改建畢打碼頭,新碼頭於1887年落成。在此碼頭留下足跡的貴賓只有英國亞打皇子 (Prince Arthur)。畢打碼頭是往來九龍和香港的主要航站,也是遊客經常到訪之地。

從畢打碼頭到卜公碼頭
遮打爵士(Sir CP Chater)於1887年提出的海旁填海計劃 (Praya Reclamation Scheme),影響了所有沿海的碼頭,畢打碼頭也須向北遷移。新的畢打碼頭設計要預留大鐘樓 (Clock Tower) 的重量,所以要採用最新的鋼結構支架和樁柱。當時世界的鋼結構工程科技只是萌芽階段,香港當然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器材和人才,因此整個鋼結構工程包括設計、生產和裝置都是從英國引進,碼頭落成後於1900年11月29日由港督卜公主持開幕禮,並改名為卜公碼頭 (Blake Pier)。

卜公碼頭啟用後,並沒有篷頂。在立法局議員要求下,1903年才有了一個臨時的草棚蓋。輪船煙囱噴出的火花容易屬發碼頭火災、草棚蓋失修腐蝕、及風災都催生了一個永久篷頂。鋼篷頂終於在1909年3月落成。筆者有理由相信這座百歲的卜公碼頭舊蓋是首座在香港採用低炭鋼鐵結構件的建築物,比起英國首座落成的低炭鋼鐵結構建築只是遲了十年。
曾經踏上卜公碼頭紅地氈的貴賓有清醇親王、孫中山、英國亞打皇子、愛德華皇子等。碼頭也開放給公眾,但是由於華洋文化的差異,政府要於1911年制定卜公碼頭條例,規範碼頭內的公眾秩序。但法例未能完全收效,固投訴者日多。政府又於1915年再收緊法例,但仍見來自世界各地的觸犯人士。南華早報亦曾經在卜公碼頭經營商業活動直至1929年,可見當時碼頭的一片繁盛。

皇后碼頭落成後的卜公碼頭
碼頭於戰前做了兩次大型維修。戰後的檢查只發現碼頭失去最前的一個支架,恢復原貌的工程很快便完成,並獲餐廳看中它美麗的海景,申請營業,但未成功。碼頭亦成為公眾乘涼的好去處,接待貴賓的地位終被1925年落成的皇后碼頭所取代。

1964年已傳出拆缷碼頭的消息。1965年正式拆缷及重建碼頭。卸下的鋼篷頂則遷用於打鼓嶺公園,正式卸下歷史的重擔。落成的打鼓嶺公園,以戰後滙豐銀行的大班摩士爵士命名。以混凝土建成的新卜公碼頭設有兩層,上層提供了一個消閒地方給市民使用。1989年政府宣佈興建新機場計劃,在第一期的中環填海下,卜公碼頭的名字也成為歷史了。

但豎立在摩士公園的鋼篷頂卻老當益壯,2004年政府有意在赤柱興建旅遊碼頭,找來九十多歲的卜公碼頭鋼篷頂,並刻意恢復其在二次世界前的面貌,與十九世紀的美利樓成為鄰居,讓十九世紀中環的兩所建築物重現於赤柱。可惜剛收起的皇后碼頭只是戰後落成的建築物,不然的話,它也可與兩所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港中心的建築一起放在1841年香港最大的村落。

(摘自- http://74.6.146.127/search/cache?ei=UTF-8&p=%E8%B5%A4%E6%9F%B1%E5%8D%9C%E5%85%AC%E7%A2%BC%E9%A0%AD%E6%AD%B7%E5%8F%B2&u=sites.google.com/site/hkumachsaa/m200806.doc%3Fattredirects%3D0&w=%E8%B5%A4%E6%9F%B1+%E5%8D%9C+%E5%85%AC+%E7%A2%BC%E9%A0%AD+%E6%AD%B7%E5%8F%B2&d=ZUMwRO8_U3xx&icp=1&.intl=hk&sig=KoS8v3ltExVx0Brq3Lw4MA--)

站04*香港海事博物館
於二零零五年成立,是一所由香港國際航運團體經營的非牟利教育機構。在館內可看到中國、亞洲及西方世界古往今來對輪舟、航路發現與貿易、以及海軍武備等方面的貢獻。本館以南中國沿海及其鄰近海域為展示重點,並對環球航運的發展趨勢,以及香港蛻變成世界主要港口及航運中心的過程,作全面的闡述。

海事博物館的使命,是激發公眾人士對船運及海洋世界的興趣,並特別著重華南沿岸與附近海域及香港發展為主要港口及航運中心的歷史掌故。本館亦重點展示多個世紀以來中國、亞洲及西方在船艦建造、海上貿易與海洋探索,以及海戰方面的主要發展與薈萃歷史。
(摘自官方網頁- http://www.hkmaritimemuseum.org/)


後記
於假日一遊, 不亦幾乎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