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jpg)
遊客可先從入口處旁的訪客中心「濕地互動世界」的展覽廊,透過三個不同主題的展覽廊、濕地電影等,發現香港以至全球所造的自然保育工作,認識濕地、生態保育以至環境保護的措施。然後從戶內走出戶外,漫遊溪畔小徑、在紅樹林中間的木製淨橋上游走,尋訪各式各樣的有趣生物,親身體驗濕地中的樂趣。喜歡觀鳥的,不可錯過三間分別位於河畔、魚塘和泥灘的觀鳥屋,公園至今已錄得超過 230 種鳥類,能不能看見大群侯鳥在眼前飛翔,除了看季節因素外,當然還少不了你的運氣!公園更為學生及訪客定期安排解說活動,想參加大自然教室,作生態深度遊的朋友,可事先在公園網頁查詢或預約。
(摘自- http://travelusb.com/DetailSpot.php?id=ADwRaBEv&RegionID=2&CountryID=&CityID=&SuburbID=&CatID=13&TagID=&d=&row=152&pos=132&pre=1&next=1)
.jpg)
.jpg)
小灣鱷「貝貝」在2003年11月2日在香港新界西北的山貝河被人發現,沒有人知道小灣鱷來自哪裡,有人估計牠是離家出走的非法進口寵物,也有人認為牠是因為體形日漸長大而被主人拋棄。這條頑皮的小灣鱷避過澳洲及中國內地的獵鱷高手,經過七個多月的捉迷藏遊戲,最後掉進漁農自然謢理署製作的陷阱之中。
小灣鱷的發現,曾引起市民關心濕地生物的保護。經一項全港市民的命名比賽,從1,600個提名中,選出了「貝貝」,有『寶貝』的意思,評審團認為「貝貝」這名字有趣、活潑而易記,適合在山貝河發現的鱷魚小姐。
小灣鱷貝貝於2006年8月15日遷入香港濕地公園的「貝貝之家」,首先安置在內室接受觀察,現在貝貝可以在戶外水池暢泳,並與參觀濕地公園的市民見面。其新居的戶外活動範圍達七十二平方米,設有園景秀麗的水池,並有紅外線暖爐、電熱板和電子磅。
由於貝貝已定居濕地公園,市民有空可前來探訪,切勿蜂擁趕來,以免貝貝受驚過度。探訪貝貝時請謹記保持安靜,避免任何騷擾行為,例如拍打透明幕牆等。(摘自官方網頁)
佔地約六十一公頃的香港濕地公園展示了香港濕地生態系統的多樣化及突顯保護它們的重要性。此外,並提供機會闢設以濕地功能及價值為主題的教育及消閒場地,供本地居民及海外遊客使用。(摘自官方網頁)
小灣鱷的發現,曾引起市民關心濕地生物的保護。經一項全港市民的命名比賽,從1,600個提名中,選出了「貝貝」,有『寶貝』的意思,評審團認為「貝貝」這名字有趣、活潑而易記,適合在山貝河發現的鱷魚小姐。
小灣鱷貝貝於2006年8月15日遷入香港濕地公園的「貝貝之家」,首先安置在內室接受觀察,現在貝貝可以在戶外水池暢泳,並與參觀濕地公園的市民見面。其新居的戶外活動範圍達七十二平方米,設有園景秀麗的水池,並有紅外線暖爐、電熱板和電子磅。
由於貝貝已定居濕地公園,市民有空可前來探訪,切勿蜂擁趕來,以免貝貝受驚過度。探訪貝貝時請謹記保持安靜,避免任何騷擾行為,例如拍打透明幕牆等。(摘自官方網頁)
.jpg)
沿途有不少指示牌及地圖
.jpg)
河溪是許多生物的家,這裡會為你介紹不同河段的特色。(摘自官方網頁)
山指甲 (Ligustrum sinense): 山指甲是香港郊野常見的原生灌木或小喬木,葉片呈卵狀橢圓形,滿樹的小白花在春天開放。山指甲是園景設計中常用的綠籬植物。(摘自-官方網頁)
有關其他淡水植物, 紅樹, 喬木灌木及草本植物詳細資料- http://www.wetlandpark.com/tc/biodiversity/plants_shrubs_herbs.asp
.jpg)
.jpg)
處身於浮橋之上,可領會融入紅樹林的感覺。看看在這裡生活的動植物所具備的驚人適應能力。近距離觀察四種紅樹的不同部位,可見其特殊的支柱根、胚軸、膝根、和鹽腺。 另可留意紅樹林中多種獨特的動物,例如彈塗魚、招潮蟹和螺類等,牠們擁有如鑽洞及爬樹等習性,遂得以適應該環境的種種壓力而生存其中。(摘自官方網頁- http://www.wetlandpark.com/tc/exhibition/reserve_boardwalk.asp)
.jpg)
.jpg)
河畔,泥灘及魚塘觀鳥屋
在這三間觀鳥屋內,你可以遠眺不同的鳥類如鷺鳥及翠鳥以至各季候鳥如黑臉琵鷺等等。(摘自官方網頁)
現場設有望遠鏡, 可細緻觀察
.jpg)
.jpg)
讓訪客走至保護區之邊緣,穿過季節性浸沒的窪地、林地和草地。 這是全年皆宜的好去處,亦是欣賞如蝴蝶和蜻蜓等昆蟲的理想地點。(摘自官方網頁)
在原野漫遊徑傍開闢了一個蝴蝶園,是供遊人賞蝶的好地點。蝴蝶園佔地1,100平方米,種植超過30種香港常見蝴蝶所喜愛的蜜源植物和幼蟲的食用植物。在陽光充沛的日子,遊客造訪蝴蝶園便能欣賞千姿百態的蝴蝶在花間飛舞。濕地公園正值百花綻放的時刻。扶疏的花木吸引著色彩繽紛的「訪客」─ 蝴蝶。
過去一年,公園在原野漫遊徑傍開闢了一個蝴蝶園,經過一輪悉心設計,努力廣植花木,務求在切合蝴蝶的需要和遊客便利的設計上取得平衡,現在,初見規模,是供遊人賞蝶的好地點。蝴蝶園佔地1,100平方米,種植超過30種香港常見蝴蝶所喜愛的蜜源植物和幼蟲的食用植物。在陽光充沛的日子,遊客造訪蝴蝶園便能欣賞千姿百態的蝴蝶在花間飛舞。
為方便遊客認識更多蝴蝶的知識,園內裝設了多塊傳意板,讓大家了解一些常見的品種和蝴蝶的保育。(摘自官方網頁-http://www.wetlandpark.com/tc/exhibition/reserve_butterfly.asp)
過去一年,公園在原野漫遊徑傍開闢了一個蝴蝶園,經過一輪悉心設計,努力廣植花木,務求在切合蝴蝶的需要和遊客便利的設計上取得平衡,現在,初見規模,是供遊人賞蝶的好地點。蝴蝶園佔地1,100平方米,種植超過30種香港常見蝴蝶所喜愛的蜜源植物和幼蟲的食用植物。在陽光充沛的日子,遊客造訪蝴蝶園便能欣賞千姿百態的蝴蝶在花間飛舞。
為方便遊客認識更多蝴蝶的知識,園內裝設了多塊傳意板,讓大家了解一些常見的品種和蝴蝶的保育。(摘自官方網頁-http://www.wetlandpark.com/tc/exhibition/reserve_butterfly.asp)
.jpg)
.jpg)
水生植物的生長可改變濕地的生境,該過程稱為演替。開闊水體上的木板步道讓訪客探索濕地植物如何隨著生境而改變,怎樣從一個開闊水體,演替成濕木林。沿途以一名植物藝術家製作的野外手記,展示一些奇妙的植物故事。(詳細資料/官方網頁- http://www.wetlandpark.com/tc/biodiversity/animals_crab_mud.asp)
.jpg)
龍虱 (Water Beetle): 牠們將空氣儲存於翅膀下, 以便在水中呼吸; 當受到滋擾時, 牠們會分泌帶有難聞氣味的液體。(摘自展覽館簡介)
後記
建議於深秋/初春時份, 風和日麗日子參觀, 因公園大多為空曠地區, 烈日當空下頗易中暑; 是日參觀為平日, 只有數十人, 大多為單獨龍友, 情侶, 及小學生郊遊團, 並不需太多時間輪侯望觀鳥屋遠鏡; 亦建議先於出發處(展覽廊)購買飲料; 參觀後亦可於大家樂休息; 如非喜好觀鳥, 招潮蟹, 彈塗魚, 或植物發燒友, 亦可獨自遠離煩囂, 與朋友把臂同遊, 或與伴侶大玩自拍及沙龍
所需時間
户外漫遊時間約為2-3小時, 室內參觀展館時間約為1-2小時; 建議於早上10-11時到達, 遊覽完户外各區後, 可回展館午膳/tea 1 tea, 再參觀室內展館
(開放時間- 星期一、星期三至星期日、公眾假期; 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交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