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用了"八方雲集"包法, 為長條形
製作
01. 先將鹽, 胡椒粉, 粟炒, 白菜碎與現成豬肉碎攪和
02. 用現成春卷皮包好餡料
03. 落適量油贊鑊, 先煎至雙面微金黃
04. 再落適量熱水(因較快滾熱), 蓋上鑊蓋, 再煮至收水, 約8-10分鐘
05. 待收乾水份後, 不時番轉煎至乾身, 金黃
06. 上碟!
餃子起源
餃子,是一種以麵為皮的充餡食物,是在中國北方比較傳統的食物。在一些地方稱之為扁食。常見的有水餃、蒸餃、煎餃(鍋貼)。
中國北方人過春節,絕不能少了餃子。大年除夕包餃子,午夜十二點開始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農曆正月十五的餃子也叫團圓餃子,因為這一天是農曆新年後第一個滿月。除此之外還有「冬至餃子夏至麵」的說法,在中國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慣。
中國南方地區也普遍有餃子這一食品。但是與北方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餃子在南方地區有可能做成米粉皮(用米研磨成粉,做成餃子皮)。而且餃子在南方地區只是一種普通的食品。很少出現在逢年過節的餐桌上。與北方餃子的地位截然不同。
扁食
滿族稱餃子為「子孫餑餑」。晉語區、以及魯西南等地區也把餃子叫做「扁食」(晉語區對該物多有煮角的稱呼。,但「扁食」在閩南語中卻是餛飩的意思)。
角子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相傳東漢末年,南陽大夫張機在長沙為官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他在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百姓捱饑受寒,耳朵凍爛,隨後他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天派藥。他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一些驅寒草藥(可能包括花椒)煮熬,之後用饀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據說吃後身體會發熱,兩耳變暖,他派藥持續到年三十。初一時,人們開始仿嬌耳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稱之為「餃耳」、「餃子」。
早在三國時期,魏國人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
清朝有關史料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麵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在廣東,水餃又可以指另一類食品,是用紅蘿蔔、筍、豬肉或蝦做餡的)。』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摘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A5%BA%E5%AD%90)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